海峡之声网上海站一月十八日电(记者宋懿、程娟娟)“11・15”特大火灾引发的对城市安全运行的关注成为正在举行的上海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关注的焦点,政协委员呼吁上海应设立城市公共安全宣传周。
上海市政协委员柴俊勇在《关于确立上海城市公共安全宣传周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长期以来,政府、企业和民众对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带来高频率的危机事件认识不充足,对城市公共安全防范和控制是重视的,但不紧迫,缺乏对城市公共安全全方位系统性的思考。在城市灾害管理上,重救轻防的观念依然存在,城市公共安全的教育和宣传尚未形成体系。
柴俊勇认为,开展全民城市公共安全的宣传教育显得十分有必要,他建议将每年11月9日至11月15日设为上海城市公共安全宣传周,倡导“让每个人明白在遇到紧急状态应该做什么”,对消除公众的应急紧张情绪,提高公众自救、自助的能力将会很有帮助。
政协委员黄仁浩关注的焦点也是城市安全,他建议上海应该尽快学习首都建立城市安全展示馆,通过实景的体验和情景模拟既可以市民感受最直接的场景体验,让市民感受深刻,难以忘怀,又可以使市民掌握具体的应对方法,让市民在遇相同的情景时应对如常,从而最大限度起到减灾防灾的效果。
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也向大会递交了《重视生命安全教育增强防灾自救意识》的提案。提案认为,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不但敲响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警钟,而且敲响了生命教育特别是防灾自救教育的警钟,上海应借鉴境外防灾教育经验,把普及各类安全防范常识作为义务教育的法定内容,把防灾教育纳入市民教育体系,逐步构筑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摘自《海峡之声》1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