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治报]无障碍设施用得不舒心咋办?市政协委员发出“城市温度”之问
2022-01-20
来源:上海法治报 作者:夏天 胡蝶飞
去年上海两会上的热点话题“道路人行天桥加装电梯无障碍化”,成为了2021年上海的民生实事工程,并取得成效。上海的人行天桥和过街地道还有多少不便老弱病残人士通行?还有多少斜坡因设计陡峭而让人走得“心惊胆战”?全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推开后,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用得到底舒不舒心?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1月19日开幕。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委员们继续向上海的无障碍出行环境发出“城市温度之问”,并提出真知灼见。
无障碍硬件铺设了,用得不舒心怎么办?
“上海轨道交通线路实施无障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取得显著效果。但在工作系统性、衔接性上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尤其一些设计细节,对残疾人、老年人等出行困难群体而言,也期待做更科学合理的改善。”民革上海市委向大会递交的《关于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品质,打造有温度的城市轨交体系》提案中表示。
上述提案称,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主要有无障碍通行设施、无障碍卫生间和导引指示系统。其中无障碍通行设施包括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坡道、盲道等。提案认为,无障碍设施建设是系统性工程,品质改善不能割裂看待,仅仅局限于硬件铺设和一事一议,应更多贴近残疾人等实际需求者的视角,在环境建设中多进行换位思考和场景模拟,在细节和衔接上不留漏洞。
民革上海市委会调研部副部长马志鹏介绍,上述提案来自民革市委会的年度课题调研成果。
调研中发现,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环境无障碍设施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无障碍电梯使用空间较为狭小,不方便操作轮椅或者婴儿车进出;部分无障碍坡道设计角度大、转向平台空间小,导致婴儿推车、轮椅等不易转向;盲道设置和盲文信息缺失,盲道不连续,盲文导引信息太少;无障碍卫生间设计不够合理,尚有部分站点洗手台未做无障碍化改造等。
此外,轨交站点周边无障碍整体布局待加强。针对视障人士的导视系统缺失、盲道占用情况严重。无障碍道路设施与轨道交通进站通道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个人无法使用轮椅进站。同时,轨交联通诸多城区中心,在一些站点已逐步形成地下城体系,但目前还缺乏无障碍环境的系统构建。
针对上述问题,提案提出全面排查轨交无障碍设施缺陷,提升设施品质的一系列建议。记者注意到,建议中包括强化机制建设与理念宣传,“交通部门主动加强与上海各职能机构及区域政府部门的协调联动,牵头建立多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加强无障碍设施设计队伍建设,与施工团队紧密合作,明确督导监管及维护责任。大力提升市民对无障碍环境意识,加强无障碍理念宣传。”
多方共管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马驰、王美华两位委员同样将目光聚焦在无障碍出行体验,向大会递交《关于多方共管,建设好、维护好全市过街天桥和人行地道的建议》的提案。
该提案指出,本市的过街天桥和人行地道大都集中兴建于上个世纪 80―90 年代,当时路权分配侧重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城市“温度”体现不足。
此外,提案还指出,新建或改建设施对老弱残疾人士也还不够友好。有的新建的人行地道由于通道坡度过大,连年轻人都不敢推自行车通行。有的人行通道虽翻新过,但把残疾人通行的斜坡设置成45度角,轮椅不便通行。
马驰、王美华递交的提案认为,过街天桥和人行地道是市民出行中难以逾越的重要设施,对行动不便的老弱残疾人士而言更为重要,建议上海在“十四五”建设中,适当投入资金,改造与现代城市发展不适应的过街天桥和人行地道。
提案建议给非机动车和行人更多路权。尽快改造、整修不适应现代出行要求的过街天桥和人行地道。在建设标准和设计细节上,建议借鉴地铁车站的建设理念,尽快为有条件的过街天桥和人行地道都加装自动扶梯和直达电梯。
“提高过街天桥和人行地道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明确责任主体,做到市政、铁路、地铁运营等多方的协调统筹,多方共管,建设运维好全市的过街天桥和人行地道。”提案中称。
呼吁组织开展专项法律、民主监督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经过全市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十三五”期末,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已形成城市道路无障碍建设常规化,新建、改扩建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基本覆盖,公共交通无障碍出行基本实现;上海轨道交通方面,无障碍的设施已遍布每个地铁车站。从设计、建设、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提高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总体情况良好。
去年6月,《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颁布,让近六百万老年人和近百万残障人士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便利和城市的温度。
但民革上海市委认为,在不断完善法规的前提下,更好贯彻执行法规,才能把无障碍城市环境建设落到实处,使上海的广大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以及残障人士,均衡地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
记者从民革上海市委获悉,今年上海两会上,民革上海市委拟聚焦“完善无障碍城市环境,把温暖送到上海每一个角落”作大会发言。
发言拟聚焦无障碍环境建设“冷热不均”的问题,比如建设较早的地铁一号线,很多出口没有自动扶梯,能否想办法尽量解决?比如目前轮椅出行非常困难,走车行道危险不规范,走人行道高低不平推不动......
民革上海市委拟在大会发言中呼吁,在法治层面,市人大结合立法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对上海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进行法律监督,就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政府及社会各方对无障碍环境的法律认知与贯彻执行开展检查、监督、推进;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及各民主党派,对此开展民主监督,提出意见建议。
在行政层面,民革上海市委呼吁政府各职能部门,特别是绿化、城管、建设、交通等无障碍环境重要营造者,要对照现有法规,进行自查自纠。
在社会层面,则呼吁全社会在硬件设施、服务方式、信息传递各方面创造更高品质的无障碍环境,希望有更多手语志愿者出现在车站和剧场;有更多的残障人卫生设施布局于街头巷尾;希望商场酒店能让轮椅畅通无阻;盲人手中的导盲犬获得更多的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