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报道 > 稿件

政协专题会议,这些“民革委员”向市领导直抒己见

2022-01-26

  1月21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七场专题会议。在“着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展现城市软实力的善治效能”专题会上,有三位“民革”委员发言:

  王慧敏委员发言的题目是“市花白玉兰与城市软实力”。她认为,白玉兰花“早春就争先开放,象征上海敢为人先;开放时每朵花都直立向上,象征上海人奋发向上。激活和重启市花白玉兰所拥有的大众认同与精神载体价值,有助于密切市民与城市的联系,打通软实力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为此,王慧敏建议:一是要增强市民对市花的获得感,让市花开在市民心中。可推动上海市民文化节和上海市民绿化节跨界合作,在白玉兰盛开期举办市花文化节;开发“接地气”的市花文化活动和内容,纳入公共文化配送体系;面向市民征集市花白玉兰在新时代所代表的城市精神品格,在市民中评选“白玉兰代言人”。二是提升市花能见度,让市花成为高颜值的上海形象代言。建议加强白玉兰符号标识的设计,推广应用到全市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高市花白玉兰在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存在感,并建立上海白玉兰全球代言人队伍,扩大上海对外“朋友圈”。三是打造具有公共IP效应的白玉兰数字化虚拟偶像。探索运用数字技术,创意设计白玉兰虚拟偶像,形成网络话题效应、开发IP,推动虚拟偶像进校园、进商圈、进社区,吸引年轻市民的关注和体验,在激发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的同时,促进文化消费。

  程金华委员在发言中建议上海率先建成“智能人工”法治体系。他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法治的综合实力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法治硬实力”“法治软实力”“法治巧实力”和“法治算实力”。

  “这四种实力,展现了法治的四种魅力,整合起来,是法治的综合实力。如果都实现了,就能够建成智能人工法治体系。”在程金华看来,目前,上海的法治硬实力,整体上不错;法治的软实力,已经在全球城市竞争的跑道前列;但法治的软实力和巧实力还可进一步深化。

  就提升上海“法治软实力”,程金华建议在上海建设1-2所全球性的法学院,同时设立一个永久性的国家级全球法治论坛。“不妨称为上海法治论坛。”针对提升“法治巧实力”,程金华认为,核心是要解决国际化的纠纷解决中心。他建议,在上海金融法院设立一个真正国际性的“上海国际金融法庭”,专门负责国际金融审判。同时,在浦东设立“上海国际商事法院”,在自贸区建设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在提升上海“法治算实力”方面,程金华建议,上海设立“法治专题库”,研发法治评估、法治督察的“智慧评估”指标体系,让上海的依法治市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转型。

  白江委员认为,财产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财产权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理论上持续推进对私有财产权的研究,在政府和民众的观念和实践中持续深入践行严格保护私有财产权,对于推进我国营商环境的优化将具有重大意义。在这方面,上海应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他建议在相关立法中注重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此外,司法部门应充分发挥宣传职能,多做严格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宣传和引领,努力逐步提高广大民众和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在这一方面的意识和理念。另一方面,对政府施政提供更严格的法律意见,并进行尽可能的法律监督,以期推动上海在严格保护私有财产权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并在全国树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