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民革上海市委建议开展“城市名片”讨论与评选
2013-01-27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顾意亮
是老城隍庙还是五香豆?是陆家嘴抑或是东方明珠?上海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引领者之一,具有较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时至今日,游客或许知道上海的一些土特产,观光客也许浏览过上海的几个地标建筑,若要问上海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的城市名片到底是什么,只怕无论是外地人、外国人乃至本地人,一下子还真答不上来。
上海,若初见你,你能“秀”什么?对此,民革上海市委建议开展一场“城市名片”的讨论与评选活动。
民革上海市委提出,当今世界,国际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就是打造城市品牌,“城市名片”就是城市品牌最形象化的集合体。一个城市拥有了强势的品牌,就拥有了一种直接影响外来投资者、旅游者和消费者的决策力量。同时,城市良好的形象,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辐射力,使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居民有一致的目标和动力,把无形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富。
民革市委在调研中发现,尽管上海历史留存的特色形象内容很多,但缺乏众多品牌单体的纲目性和整体推介方案。在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相关部门仍采用了扁平化和分散式的推介方法,还未形成纲举目张的牵引效应以体现上海的深厚特色和达到广泛传播和社会普遍认同的接受效果。
“如果说老城隍庙和五香豆代表过去,陆家嘴和东方明珠代表现在,那么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相关的诸多元素无疑代表了上海的未来。不妨以此为切入口,打造识别度高且便于传播的‘城市名片’体系。”民革市委建议,打造“城市名片”首先必须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知与了解,把握上海时代发展的脉搏,理解和认同上海的发展目标,使全体“新、老上海人”热爱上海并愿意为上海的未来努力奋斗,从而形成城市的凝聚力。因此要抓住中共十八大对社会发展愿景的规划契机,政府部门、单位组织和居民等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推动“城市名片”的顶层设计。即建立明确代表上海城市形象、主从搭配、梯度结构的上海城市名片内容体系。从城市形象定位、市民精神与素养、环境建设和综合管理能力展现、融入发展价值等方面,形成鲜明的上海特色优势识别体系。
同时,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市民了解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目标的内涵,激发市民对上海发展的关切热情,促进市民的城市认同感,以达到增强上海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效果。按照上海“四个中心”的发展战略,依托特色优势内容及识别体系,针对传播目标和受众情况,制订包括传播策略、传播方式、传播媒介、途径选择、投入力量等的长效总体安排,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计划,以提高各项行动的实际效益。
民革市委还提出,“城市名片”的讨论和评选活动一旦有所成果,后续要形成整体推介态势,让国内外社会各方充分认识到上海的政府服务、工作条件、宜居环境、规则保障等各种竞争要素的优势,有效聚集注意力和资源,向全国和全世界“秀”出上海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