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稿件

[新闻晚报]给政府“钱袋子”算笔明白账

2013-01-26

作者:冯兰蔺

民革市委建议,在全市推广闵行公共预算改革

  每一年,政府准备怎么花钱,让老百姓多知道一些。记者今天从民革市委获悉,该党派将提交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关于推广闵行公共预算改革先进经验的建议》提案。其中提出,在全市推广闵行实行数年的公共预算改革,市人大与政府部门积极配合,制定预算听证规则和办法。
  
  我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进行了以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闵行区自2001年开始的公共预算管理改革,一些有益的探索已成为目前被普遍推广的做法。
  
  从2007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实施,闵行区开展一系列公共预算改革探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有预算细化、预算听证会、预算修正案、项目支出前评审等一些在现有法律框架内的创新做法。“闵行模式”推广意义在于:引导公众重点监督财政预决算公开;提高财政使用效率,形成民生财政。
  
  建议市财政要求市与区县各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将各项预算收支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落实到最末一级预算科目,并分解到预算单位、项目和人头,一并提交人代会审查。
  
  鉴于许多预算单位存在用项目支出弥补基本支出缺口的做法,建议允许条件成熟的地区采取“开前门、堵后门”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即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开前门”,合理调高基本支出预算定额,解决基本支出偏低的实际问题;“堵后门”,细化项目支出预算并进行项目支出前评审,堵住通过申报项目支出预算来弥补基本支出预算不足的“后门”。
  
  提案同时建议市人大与政府部门积极配合,制定预算听证规则和办法,在市与区县范围内积极推广这一做法,每年选择一定数量的重大预算支出项目,在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安排下,广泛吸纳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士进行听证,以进一步确保重大项目的可行性和支出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