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稿件

[联合时报]民革市委为方便患者购药减轻医院就诊压力提出建议

2013-01-23

来源:联合时报 作者:王�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 对于零售药店给予政策倾斜 开放定点药店账户"自负段"  

  明明经诊断清楚自己该用什么药,为何复诊时仍去人满拥挤的三级医院配药?零售药店为何不售或少售廉价常用药?老年和慢性病患者为何不愿去更方便零售药店购药而愿去医院就诊配药?民革市委经过分析研究,对症下药,开出处方。

  症状一:由于上海高等级医疗机构药品配备齐全程度远大于基层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在诊疗水平与药品配备齐全程度上不如大型医院,所以即使患者对于服用后已显效果的药品,因基层医疗机构无此药,又不愿改用其它类似药,只能为配药去高等级大型医院就诊,加大了高等级大型医院的人流量。

  处方一: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配备数量,不但是基本药物应当全部配备,还应当配备相应数量的大型医院常用的慢性病、常见病药品,从而使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能配到多数常见病、慢性病的药品。

  症状二:实施基本药物零加成政策后,上海公立医院药房可享15%的补贴,而零售药店无权享受,在药品售价相同的情况下,零售药店经营基本药物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零售药店倾向于与公立医院药房差异化经营,出售与公立医院药房不同的药品,或出售较贵的药品,这导致作为医疗机构补充的零售药店中经典药、廉价药不断缺失,新药、高价药充斥。

  处方二:在完善竞争机制的前提下,政府可尝试通过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方式引导零售药店扩大经营一些疗效确切、受群众欢迎的廉价经典药、常用药。尤其是对于零售药店销售基本药物,以及传统低价药物,应给予一定政策倾斜。

  症状三:凭医保卡在零售药店是可以购药的,但目前个人医疗账户资金账户即“账户段”有余额,“自负段”和“共负段”不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开放,即“账户段”资金用罄之后,即使用现金在医保零售药店购药,也不能累积计入“自负段”,导致患者即使不换药,也要去医院开药,这在造成无效就诊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大医院医疗资源过度使用压力。

  处方三:医保局可否考虑试点开放医保定点药店的账户“自负段”购药,甚至可考虑“共负段”账户购药放开。同时为防止社保基金过度使用,可以以门诊规定病种和限定药品种类的方法来限制购药,以减少大医院的无效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