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稿件
“孙中山的理想与中国梦”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2016-11-11 10:20:35

  11月10日,“孙中山的理想与中国梦”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为期两天的研讨,专家们的视野涉及到孙中山思想和实践的各个角落,在思想的碰撞中,新见迭出。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朱成钢致闭幕词,闭幕会由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中山学社常务副社长王慧敏主持。

  正如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原馆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沈祖炜在会议学术综述中所言,此次会议,既是对孙中山先生的深切怀念,也是对近年来孙中山研究的一次检阅,更是对孙中山思想的一次再认识,充分体现了先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从实业计划到政治构想,从海权思想到外交经历,从民生情怀到哲学思索……在学者们的论述中,无论哪个视角,你都能从中发现其背后所蕴藏的精神底蕴,那就是孙中山先生毕生的理想与追求:振兴中华。

  专家们认为,这一理想,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更与“中国梦”的伟大期盼有着跨越时空的关联。这体现在孙中山思想和实践的方方面面: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振兴中华理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把传统的民生思想提升到了历史观的高度,进而创立了系统的民生主义理论,对于今天中国仍有借鉴意义。

  ――为实现中华振兴,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蓝图,这都基于他的哲学思想和意识形态倾向,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但又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创新,值得今人研究。

  ――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孙中山在对外交往中始终秉持坚定的民族主义立场,积极寻求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他也对世界民族主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他对犹太民族的支持帮助。

  ――上海是孙中山长期居住的城市,也是从事革命工作的主要据点,他的精神,是上海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认真的梳理和研究。

  ……

  左玉河、李又宁、周秋光等专家发表的会议感言,充分说明了会议所取得的成果。他们表示,从大会发表的大量研究成果中,他们体会到了孙中山研究丰富的内涵和创新的空间;在不同视角、不同背景研究者观点的交流中,他们也更加体会到了中山精神的时代性、前瞻性和全球性。他们认为:此次会议,将把孙中山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中山先生勇于和善于抛弃陈旧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前进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他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理想而作的英勇奋斗,他为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在今天仍能为我们把握民情、开发民智、激励民意提供借鉴。”朱成钢在闭幕词中做出了这样的总结。他认为,继承和发展中山先生的精神遗产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先生精神,彪炳史册;先生思想,历久弥新。

  闭幕式后,与会专家参观了“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大型图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