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劳动报]代表共提交10人以上联名议案65件
2012-1-14 14:18:32

  昨天11时是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受理代表议案的最后期限,记者从大会秘书处议案组获悉,代表们共提交10人以上的联名议案65件。其中,涉及立法建议的33件,超过总数的一半,创下历史新高。

  昨天报道的《67位代表提交同名议案呼吁给‘母亲河换颜’苏州河以北地区改造迫在眉睫》也有了最新进展―――胡科军等25名代表及徐廉芳等12名代表再提相关议案,由此,为这一问题鼓与呼的代表达到104人、议案数4份。“不同时间提交多份相仿内容的议案、汇集超过百位代表关注的目光,这在近十年还没有先例。”大会秘书处议案组人员介绍。

  【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上海如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陈晶莹等代表认为应当从文化产业入手,推动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制定《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条例》。陆清冬等代表提出,调整相关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针对“激发创造活力,提升创新能力”,顾晓敏等代表建议,通过地方立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基地建设,推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次发展。陈莹等代表提出,在上海建立国际化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开展前沿研究并培养本土国家化人才。

  【保障特大型城市运行安全】

  城市管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李国弟等12位代表和黄振等11位代表希望对《上海市消防条例》再次进行修改,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孙洪林等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居民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也是热点,韩娜等代表认为,上海轨道交通应落实预警管理措施。

  【破解民生难题保群众利益】

  大型居住社区要“建得下去、住得进去、管得起来”,破解民生难题保障群众利益,是代表们殚精竭虑思考的问题。严菊明、张小弟等代表建议,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及管理体制。陈必壮等代表则从便民的角度,建议在郊区率先试行公交时刻表化运行和服务。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