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报道 > 稿件

两会关注 |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使命在肩,聚力前行

发布时间: 2025-01-15

来源: 上海民革

“来之不易,振奋人心!”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来自上海民革的代表委员对报告给出高度评价。大家认为,去年一年,上海聚焦“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深入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的工作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围绕2025年工作部署,立足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代表和委员们围绕明年工作提出建言。

经济工作:

统筹规划,形成合力

徐毅松代表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重点任务的首位,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聚力扩内需、稳外需,大力提振消费。他认为,上海中心城区很多区域业态紧凑、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具备成为国际级商业中心的综合优势。只要统一认识,高起点布局,跨区、跨部门通力合作,营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再结合各类文旅节展活动,相信上海一定能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取得更大突破,在带动消费能级提升上发挥更强的引领作用。

翟骏委员认为,文化消费将成为激发上海消费市场新活力的重要着力点。为此,她建议顺应大众消费变化趋势,丰富文体赛事活动,激发文化消费活力;借鉴兄弟城市经验,结合上海城市特点,打造文化消费核爆点;同时加快推进数字赋能文化科技企业,放大上海文化IP影响。

唐巍委员认为,金融机构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未来需着重考虑如何化解相关金融风险。就此,他建议强化重点区域、领域和项目财政保障,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手段破解难题,同时做好相关风险防控。

2024年,上海经济不仅在规模上跃上了5万亿的新台阶,而且三大先导产业的规模达到了1.8万亿,王慧敏委员认为,这体现了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她认为,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上海经济逆势增长,并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令人鼓舞。

郑凯捷代表认为,报告中许多内容体现了提振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她建议提升城市规划及管理的务实化、柔性化和灵活化程度,优化多元化消费空间载体规划建设。

余嬿代表同样关注消费问题。她建议加快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针对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增加补贴金额、延长使用时间、精准释放政策红利。

孙雪梅代表关心的也是经济问题。她对报告中关于“营商环境改革纵深推进”的内容印象深刻,希望在新一年工作中进一步切实以法治提升市场信心,增强制度之间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

此外,白江等委员还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观点。

五个中心建设:

政策推动,释放潜力

朱明华委员认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在航空工业方面有潜力可挖,希望能有更高的发展。同时,她建议上海在数字贸易领域进一步建立健全政策,实现高水平开放,抢占数字贸易高地。

关于五个中心建设,陆军代表关心宝山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关于邮轮产业。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法律法规先行先试,助力邮轮经济蓬勃发展。

围绕科创中心建设,不少专业领域代表委员给出了专业见解。

报告中提到上海创新策源能力实现了新的突破,令徐军代表感到鼓舞。他认为,上海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高地,形成从知识创造到产业转化的完整链条,建议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基础研究中。

张波委员建议,上海要更加关注人工智能赋能交叉学科领域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围绕推动行业企业和高校融合,打造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工作,实现更多政策推动。

李大力委员对报告中提到的“增强科技能力”的内容深感振奋。他表示,自己所从事的细胞基因治疗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持续聚焦,为之努力。

王淳委员则认为,农业应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一环,在种子、农药、设施农业等方面加大研究,更大释放土地利用效益。

社会文化:

务实创新,积极有为

作为民政工作的一员,俞悦代表表示,要深刻领悟报告精神,抓好落实,针对养老、救助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多层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人民服务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

关于文化发展,叶国辉委员认为,既要固守传统文化格局,又要高度重视新的文化生态,尤其要重视创新型、有前沿意识的文化人才的培养。

于雪梅委员从事对外交往工作多年,她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做好对外交流交很重要。为此,应进一步研究如何开展对外合作,做好大外宣,除了中国文化之外,还需要真正的内涵。

金颖委员结合民革特色的两岸交流交往工作,建议报告中应增加对台工作的内容;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党派开展两岸交流交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