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参政议政 >>社情民意 > 稿件
关于提升上海各区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帮扶工作成效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0-07-22 

  韩曙(民革成员,上海市政协委员,市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丽玟(民革成员,上外附属黄浦外国语小学教师)反映,2020年元旦,上海市16区都已开通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十三五”期间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心理咨询热线开通期间,市教委每年还会下拨专项经费,让各个区和学校开展专项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如中学生情绪、校园霸凌、家庭教育、早恋等问题。

  据调研,这些心理咨询中心挂靠在区文明办、区教育学院,或单独设立分中心。目前,这些部门有专门的事业编制和经费,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同时,这个热线也是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当前,存在问题如下:

  1.繁重的工作任务与匮乏的资源严重不匹配

  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要负责对16个区,包括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的做业务上的指导、服务、培训工作,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尤其是,针对促进各区心理咨询中心和学校的直接对接以及进一步互动,缺乏完善的方案。

  咨询热线还安排各学校心理老师接听解答中小学心理咨询问题。但是,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资源在各区都严重匮乏。而学校心理老师本职工作压力和强度已经很大,轮流接听此类咨询电话,压力大增。

  2.知晓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市教委及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各个区心理中心的网站,以及通过学校的心理中心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号码或者咨询内容,但在社会各界、家长与学生中的知晓度与普及度仍然不高。

  3.寻求咨询帮助的学生有顾虑

  家长与学生对于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和前往心理咨询中心做咨询都有顾忌,担心隐私被泄露等。有的心理缺陷问题缺乏足够的沟通方式,缺乏有效地引导学生倾诉的良方。

  因此,建议: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多方开展帮扶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帮扶工作,不能仅仅靠教育部门。建议协调发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妇联、团组织、公安、法院、检察院、卫生部门、律师、街道社区、居委会等,成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帮扶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职能和义务的长效机制。同时通过与各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协调,以家校合作,医教结合方式来共同建设心理咨询热线。

  2.适当扩大心理咨询热线知晓度

  市教委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向全市各区中小学校广泛深入宣传心理咨询热线,同时通过各大媒体介绍宣传这条热线,让这条热线成为呵护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热线。

  3.注意隐私的保护

  市教委研究制定心理咨询热线开通后,如何保护青少年隐私的管理规定,各区教育主管部门也要与学校、第三方机构和热线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管理,切实保护好青少年心理隐私,严禁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媒体传播、泄露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