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 > 稿件
在现代追光灯聚焦下重读哈尔福特·麦金德:乌克兰危机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7-27 

乌克兰危机之所以吸引全世界的足够关注,是因为事件本身的涵义远超俄乌两国的矛盾争端,背后牵动着的是世界地缘政治格局。

俄罗斯虽然地跨欧亚,但其历史主脉、近现代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心均在欧洲。苏联解体,原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东欧原经互会国家先后加入西方阵营,使俄罗斯面对北约的地缘战略回旋空间急剧压缩。而乌克兰,曾有人形容是苏俄的“柔软腹部”,这不仅是指乌克兰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对苏俄的重要性,还包含了乌克兰对于东斯拉夫民族情感的敏感性。俄罗斯绝不愿意让自己的腹部袒露给对手,自苏联解体始,俄罗斯一直谋求北约停止东扩,直至2014年俄罗斯置西方舆论哗然而不顾,强行收回克里米亚半岛,在军事上为自己赢回了自由驰骋黑海的主动权,无非就是企图保持大国的安全战略纵深。

而对于西欧国家而言,俄罗斯犹如他们无法摆脱的梦魇,遏制俄罗斯深刻于他们的战略理念中,反映在地缘政治策略上就是努力将其限制于尽量疏远的空间。二战前的绥清政策基于此,冷战后的北约东扩同样也是基于此。

早在一百多年前,哈尔福特•麦金德就认为旧大陆(指欧、亚、非三洲,又称世界岛)是世界主要舞台,并划分了心脏地区、内新月形地区和外新月形地区三大地缘政治单元,为了遏制心脏地区向外扩张,必须经营好内新月形地区。这个观点后来形成了以下三段式的警语:

谁控制了东欧,谁就主宰心脏地区;

谁控制了心脏地区,谁就主宰世界岛;

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这段警语的本质,是揭示了某些地区是地缘战略的关键地带,占据此就能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有效削弱心脏地区的战略威慑就必须限制心脏地区国家的向外扩张,按照麦金德的意思还应防止心脏地区国家与内新月形地区国家的结盟。这种观点深深铭刻于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战略理念中,所以西方国家才会在冷战后一再无视俄罗斯发出的“求和”呼声,不断东扩北约。

至于西方阵营的带头大哥美国,虽然不是欧亚国家,但它非常清楚欧亚大棋盘乃是“世界力量的中心”,作为全球地缘政治的主要棋手它决不会自动退出欧亚舞台。二战以来,美国不仅充当着欧亚大棋盘的操盘手,还亲自介入巴尔干、中东、东亚、中亚和东南亚的战争。从地缘战略来看,就是试图围堵心脏地区,遏制敌手的扩张。

从地缘政治的实际操作来看,美国作为一个域外国家,介入欧亚事务也必须有其地缘战略的立足点。在欧亚大陆东部美国长期以来经营第一岛链,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岛、东南亚半岛和群岛是重点,而在欧亚西部就是所谓有着“共同价值观和相似文化特质”的西欧国家,而北约则是其主要组织机制。所以美国绝无可能减弱和放弃北约的领导权和控制权。冷战后,欧盟曾数次努力试图借助自身力量来主宰欧洲事务,包括这次乌克兰危机之初法、德等国做出的调解努力,都归于失败,背后总能找到美国的影子。

但是,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其对西方阵营的领导力有所减退,目前的乌克兰危机又给美国提供了深入介入欧洲事务的机会,在危机不能政治解决的前提下,西欧国家欲与俄罗斯抗衡,就不得不依靠唯美国马头是瞻的北约。

但西方阵营围堵心脏地带的战略构想,在东亚却总不如意,就是因为中国的存在。中国幅员辽阔,西部为心脏地带的组成部分,东部牢牢占据着内新月形地区的东亚大陆海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以及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等外交行动,打破了美国封锁中国的企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军事实力的突飞猛进使美国利用第一岛链限制中国战略空间的事实也将成为昨日黄花。可以这么认为,由于中国的存在,美国在内新月形地区构造围堵链的图谋不可能实现。

冷战结束后,布热津斯基在阐释美国的全球战略时,就明确说明要“阻止一个占主导地位和敌对的欧亚大陆大国的出现”。就冷战后世界发展的格局而言,真有这样的一个大国的话,无疑就是中国。美国对此已有深刻认识,从克林顿总统开始,历届美国总统的全球战略中,从没停滞过战略重心东移的运作,所谓的“亚太战略”、“印太战略”,无非是运作的具体化而已。我们或许还记得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经叫嚣美国应该具备同时应对两线作战的能力,可惜,现实是今天的美国不可能胜任在亚欧大陆东西同时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能力。美国不能直接出兵乌克兰,固然有其现实的考虑(如不愿与俄罗斯直接作战、避免陷入战争深潭),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其战略重心东移已无更多力量直接投入乌克兰危机。

因此,乌克兰危机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可以归纳为:

首先,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俄乌军事冲突即将爆发当口还好整以暇,窜访亚洲主持“四方安全会议”,与尼泊尔缔结“千年挑战计划(MCC协议)”,最近又提出希望在中亚重建军事基地,便是有力证明。乌克兰危机发生后,台独势力猖狂叫嚣“台湾战略地位重要”,并不仅仅是无识梦呓,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条件下,台湾和南海问题是遏制中国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美国还会利用日韩等国的反华情绪进一步在中国周边谋划牵制中国的事端。所以,乌克兰危机会对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影响有限,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地缘战略的总体布局。

其次,由于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国在欧亚大陆东西两头战略经营的成熟程度,以及美俄的力量对比,美国不会将欧洲事务置于亚太战略之上。所以,美国再三强调不会出兵乌克兰也不足为奇了。但美国也不希望乌克兰危机能够轻易地彻底解决。只要乌俄矛盾久拖不决,一来可以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实力,二来还可利用西欧国家恐俄遏俄的情绪进一步巩固北约在欧洲事务中的主导权,让美国获取“一石二鸟”的战略收益。

其三,中俄两国相邻相连,对国际事务具有广泛的战略共识,并已结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冷战后,美国的狂妄自大,更是逼使中俄更紧密的合作。因为中国的存在,俄罗斯与新月形地区的联系就不会隔断,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包围遏制就不可能完全遂愿。中俄两国友好相处也使中国北部边境安全稳固,使两国有了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也使中国更能专注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挑战。尤其是中俄两国的资源秉赋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大互补性,业已开展的俄罗斯能源和粮食对我国的出口增长,更是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和粮食安全。因乌克兰危机引起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会加强中俄两国的进一步合作。

作者: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