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员风采 > 稿件
躬行践履“守”沪者
发布时间: 2023-08-07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从“一域”到“全局”,蔡宁躬行践履25载。1997年,蔡宁从同济大学测量工程专业毕业后,曾履职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经济投资等领域。2021年,蔡宁任职金山区副区长,先后分管民生保障和城市建设等多项工作。

25载砥砺前行,蔡宁一次次突破自我,每一次职业跨越,都立足新阶段,抢抓新机遇,提升新本领;25载孜孜以求,每一次角色转换,都紧扣时代主题,站稳人民立场,与时代同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着上海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上下求索 为人民谋福祉

嘉定环城河,是上海目前唯一保存完好且发挥功能的古代护城河。这条历经沧桑的河道,如今再次焕发生机:沿岸被誉为“绿色项链”的环城河步道,借水造景、依水建绿;沿着步道缓缓前行,一幅疁城“清明上河图”渐次展开画卷……

这条步道,正是时任嘉定区建管委主任的蔡宁广泛倾听群众声音后推动完成的“得意之作”。为人民城市建设添光彩、为人民幸福谋,蔡宁下足了“绣花功夫”。

任职嘉定区交通委主任期间,蔡宁大力推动重大工程和交通路网建设。他聚焦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综合交通、资源环境、断头路五大类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建成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盘安路、墨玉北路、陈家山路等项目。聚焦堵点和民生关注热点,推进11条区区对接道路(断头路)和3条大居外配套道路建设,还完成了省际断头路城北路的打通改造、“进口博览会”周边3条道路综合整治改造。

2017年12月,蔡宁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他一方面坚持主动联系群众,做到问需于民。他积极参加人大代表联系社区活动,多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点问题、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老、小、旧、远”等民生问题,摸清问题症结、共商解决方法。另一方面,他立足换位体察,服务企业发展。他推动优化“1+12+33+X”区域全覆盖企业服务网络体系,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蔡宁坚持白天走访企业、晚上针对企业诉求研究相应对策,助力出台《生产企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工作指引》等政策,有效保障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

多年来,蔡宁始终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他认为,一定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倾听、用情服务,才能敢于担当、有效作为。

锐意创新 促经济谋发展

一场企业促销活动,为何会拉动全区GDP提升0.25%?

那是2020年8月,蔡宁任职嘉定区经委主任、产促中心主任期间,曾组织的一场“818金秋购车节”优惠销售活动,对在嘉定区注册的、有购车需求的企业及其职工,发放最高直抵1.5万元的专项定额优惠购车券。

就这一场活动,带动全区工业产值预计增加21亿元左右,销售收入预计增加25至28亿元。以此估算,这次促销活动预计可带动嘉定区GDP提升约0.25%。

嘉定区是工业大区,工业年产值超过6000多亿,位居全市第二。特别是汽车产业,是嘉定的城市名片。然而2019年3月蔡宁调任嘉定区经委从事经济工作时,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新能源汽车冲击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汽车产业下滑,产业部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从没有过产业部门工作经历的蔡宁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弥补经验的不足。他不断下基层调研,并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节假日和下班时间则“恶补”产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很快,他理顺了自己的思路:“创新活力充沛,就是要让各种主体的活力充分激发,各个层面的创新可为城市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蔡宁采取顺势而为的方法,统筹优化全区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准确把握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产业政策供给,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此后,在中共嘉定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嘉定区稳增长九条意见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很快推出,激发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他还努力推动丰田汽车、长城汽车、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一大批高端企业、单位落户嘉定。这些新生力量,为嘉定区经济稳定和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

也是在此期间,蔡宁发现镜中自己的白发逐渐增多。他感慨地说:“头上增多的白发如果能够换来嘉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那也是值得的。”

不舍昼夜 坚守战“疫”一线

2022年初,上任金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不到一年的蔡宁,遇到了一个更大的挑战:突如其来的上海疫情。

在疫情最吃劲的阶段,金山面临诸多难题。比如,4月份上海整体疫情形势日渐严峻,需要隔离的人员持续增多,隔离房源不足成为一个“瓶颈”问题。

“‘挖地三尺’也要筹措房源,确保人员应隔尽隔!”蔡宁连夜召集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国资委等部门,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并当场作出决定:未启用的公寓小区,闲置的大学宿舍、部队营房……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就要立即开展征收和改造,力争尽快投入使用。

大量新房源的加入,又带来“三区两通道”建设的新问题。作为教授级高工的蔡宁发挥专长,提出在隔离点入口外面架设集装箱等“妙招”;同时,他推动构建了征、改、管全流程管理体系,精准统筹资源调配,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全区各部门快速运转,每天产生大量信息汇总到指挥部;但各部门之间统计口径各不相同,数据“打架”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影响了科学决策。为此,蔡宁多次召开会议,优化联动、重构链条、理顺流程,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报送质量和效率。

他们的努力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4月8日晚,金山区接到市里通知,新增密接需转运到外省。面对这一紧急的“大腾挪”任务,蔡宁连夜组织部门制定转运计划、调配人员物资,部署、实施一气呵成,当晚便高效执行。

整个“大上海保卫战”期间,蔡宁连续驻守区疫情防控指挥部81天,每天都是指挥部、办公室、集中隔离点、基层一线这“三点一线”。他每天会议就要开十几个,凌晨两点之前几乎没有休息过,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

他和同事们不舍昼夜的努力,换来金山区抗疫的优异成绩单:金山区始终是全市阳性感染者最少的区之一,并率先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养老机构创下迄今为止全市唯一一个区“零感染”“零破防”记录……

在当选民革市委会副主委之前,蔡宁在民革嘉定区委会已经连任三届主委。嘉定区的民革党员们都熟悉他温暖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十余年来,他带领嘉定民革这个人数并不算多的区级组织,在各个履职领域取得亮眼成绩,特别是在法律援助、扶贫帮困、社情民意信息、党员之家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特色。

当选市委会副主委后,尽管因为疫情等因素本职工作异常繁忙,蔡宁也没有忘记履行自己的党派职责:暑期里,他根据市委会分工,冒着酷暑带领课题组调研座谈;遇到市委会的重要会议不能出席,哪怕在公务途中,他也会在车上打开手机,线上履职。

“重引领,强本领,善履职”——不久前,在谈到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体会时,蔡宁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表示,将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履职上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不负历史重托、不负民革党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