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员风采 > 稿件
莫霞:一个拥抱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发布时间: 2025-02-26 

在去年年底民革市委会联合市人大信访办举办的“人大信访漫谈”,莫霞从四个“人”——“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参与、人民的场所、人民的乡愁”,对“人民城市”理念予以解读,探索更高品质的城市更新实践之路。其分享既有现代城市规划师的专业性,又不乏尊重历史的人文性,符合她一直崇尚的“以文相地”的规划理念。

华建集团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上海城市更新青年规划设计师联盟专家顾问,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民革市委“三农”委委员;金山区区级社区规划师,徐汇区斜土街道、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江宁路街道社区规划师等,莫霞身上的“N道杠”让我一时有点懵圈。

“我是个在城市规划领域深耕的匠人,希望我的设计既关注每个人,即具有实践性的,也能看到城市的抱负,即发展性的”。在她的述说中我意识到,“平衡”不仅是莫霞的功课,也是打开她故事的钥匙。

千锤百炼始成钢:专业上的“悍将”

莫霞本、硕、博期间就读的均是同济大学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从业24年,她始终致力于城市设计、城市更新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主持或负责的项目及科研达百余项,其中省部级、集团和院课题50余项,近五年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奖30余项。个人荣誉称号从集团杰出员工、先进生产者,到上海市第三届青年规划师、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再到第三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优秀级、2022-2023年度民革上海市委三八红旗手等。这一路,她守专业之舟,持努力之桨,以毅力为帆,在时代浪潮中驰骋、绽放、收获。

刚过去的2024年,莫霞也迎来了丰收:主持参与的“上海市中心城区旧区实施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成果应用”荣获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五届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出版《新一轮旧区改造:构建高品质生活》等3本专著。早在2019年、2020年,她编著的《冲突视野下的可持续城市设计本土策略》《城市设计与更新实践:探索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发展之路》,已斩获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入选世纪出版集团不一般的“人民城市”书单。

莫霞的战场远不止于“纸上”,其更广阔的舞台在城市更新一线。莫霞及团队非常关注区域整体发展和城市特色营造、历史建筑与风貌保护以及社区规划与治理等。在上海静安区“撤二建一”期间她拼搏奋战,主持参与苏州河一河两岸地区城市设计;带队主持完成张园地区更新规划、上生所地区规划与更新实践等标杆项目;还领衔雄安新区雄东片区城市设计团队。“对我而言,过程即奖励。”莫霞保持热情、全力以赴,实时享受着挑战。

如果把作品诞生比喻成孕育孩童,“张园”项目无疑是莫霞众多“孩子”中不容被忽视的。张园是上海石库门建筑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代表,是中心城区首个“留改拆”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启动伊始就备受瞩目。莫霞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以“平衡好旧区改造和历史风貌保护”为核心,与十多家专业团队协作,历经更新规划组织协调、规划评估及研究两阶段控规调整,按精细化管控要求对局部地块开展实施深化类工作,陪伴式参与项目的更新规划实践与建设发展。2022年12月,张园西区向公众开放。“东静西闹、沉浸无界”,传承了海派文化与城市文脉,兼具公共属性与商业价值,成为文商旅融合的新地标。该项目入选2022年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优秀城市更新案例,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奖一等奖、上海城市更新优秀示范项目一等奖(保护类建筑)等,入选并参展2023哥本哈根UIA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馆)。

学无止境行致远:履职上的“健将”

莫霞的专业与民革社会法制领域特色亦是契合。自2017年底加入民革,在参政建言、对口帮扶等党派工作上,莫霞也称得上是优秀的“平衡木”选手。

近年来,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民革市委会课题5项,从最初自选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策略研究”,到发布课题“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上海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策略研究”,再到2024年重点课题“关于城市更新中成套旧改与风貌保护相关问题的研究”。其中,2024年课题成果转为民革市委会党派提案。莫霞以对待本职一般的专业、热忱和韧劲,在履职道路上探索与前进,迅速成长为一名“健将”。谈及课题工作,莫霞形容自己是“学中干、干中学”,尤其城市更新课题是徐毅松主委亲自部署、关心指导的。根据主委要求,莫霞及课题组入驻调研地块,全程参与旧改实践,系统性梳理推进中的困难,了解各方利益诉求,最终形成助力上海城市更新工作更好开展的针对性建言。

在党派参政履职的实践中,莫霞不仅收获累累硕果,更深的体会是“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通过与不同专业背景的民革党员联合做课题,倾听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党派不仅提供她展示的舞台,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组织的赋能让莫霞将原本擅长的城市更新、人居环境改善等议题拓展到了乡村振兴帮扶赋能、提升农村综合效益等更广阔的领域,也产出了更多具有现实意义和多学科视角的高质量建议。

课题之外,莫霞积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依赖多年的科研积累与深厚专业背景,结合上海实际与民革特色,她围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与方法等,近年来共撰写报送信息7篇,被民革市委会采用6篇,其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市政协采用。“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书面化、将调研中听到的需求建议化,将前沿领域的理论研究实践化”,这是莫霞的参政心得。此外,身为社区规划师的她,与党员们发起了“民革党员走进社区”系列活动,近年来陆续走进徐汇长桥街道、静安江宁路街道等,将专业特长投身社会志愿服务,获得广泛好评。

社会服务也不限于社区,莫霞的脚步早已迈出上海。2019年,她与静安区规资局赴云南省广南县进行支援指导。近年来,她全情投入民革市委会对口贵州锅圈岩乡的具体帮扶,参与乡村示范点规划设计。在市委会指导下,她同党内多领域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共赴现场,通过深入调研、分析评估,与当地政府部门多轮沟通,最终形成《助力帮扶纳雍锅圈岩乡内生动力提升的对策研究》及明星村打造实施方案。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结合帮扶,她主持完成了《激发农民内生动力 提高农村综合收益》《关于探索建立边远地区乡村振兴帮扶赋能和治理模式的研究》等课题,撰写“民革市委会助力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总结”。“用我所擅长的,对接当地需要的”,莫霞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博爱”之精神,展现着新时代党派成员之担当。

“城市即人”,采访最后,莫霞引用了莎士比亚的诗句对自己的事业作总结。我想这便是一个拥抱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初心,亦是她心中那盏不灭的灯。

作者:施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