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承办超过一千起法律援助案件的资深公益律师; 她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矛盾症结所在,言语犀利的“老娘舅”; 她是教会青少年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大姐姐”。 这些,都是“80后”女律师张玉霞在不同人群中获得的别样称呼。 从接手第一件法律援助案件开始,张玉霞在法律援助这条路上就没有停下过脚步。如今,她会拿出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去做法律援助、法治宣讲、社会帮教等公益事项。 正是因为她持之以恒的奉献,“五四”前夕,她获得了共青团上海市委颁发的2018年度“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称号。 “持法扶弱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张玉霞说从小就有一个“英雄梦”,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仗剑天下,有足够能力保护弱者的“女侠”。这正是她当初选择做律师的初衷。 2009年,作为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张玉霞开始从事法律援助,将这份别人不愿接、不肯接的工作当成实现内心“女侠梦”的现实落脚点。 近十年来,她承办了超过一千起法律援助案件,接待了超过一万名的法律援助来电来访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超过5000小时,其中包括数十起十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纠纷案件,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元,收到受援人的感谢信70余封、锦旗90余面,成为静安区最资深也是办案量最大的法律援助律师。 从投入法律援助的那一刻起,张玉霞就决定尽己所能,让受援人感受到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一种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对于前来咨询的当事人,她是最佳倾听者,详细记录一一解答当事人的诉求。她不仅是亲和的“解语花”,认真思考当事人的想法,耐心引导当事人的情绪;她也是坚守原则的“磨刀石”,总能设身处地地从当事人立场出发,为当事人利益考虑,令当事人感受到被关心关注。 为聋哑犯罪嫌疑人提供刑事辩护是法律援助案件的一项重点内容。为此,张玉霞先后考取了初级和中级手语翻译资格证,实现了和聋哑人之间的无障碍交流。 一次会见一个聋哑受援人,她发现对方一直一言不发。在她的追问下,受援人缓缓作出“不一样”的手势,告诉她自己跟健全人的不同。她用流利的手语劝慰鼓励受援人,尽心尽力帮助他。在庭审结束后,受援人不断对她作出“谢谢”的手势。 “做了这么久的法律援助,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公平面对法律的机会,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张玉霞说,在听到一位受援人说出“没想到真有律师不收一分钱帮我打官司,没想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是真的”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是震撼的,也更加有勇气继续在法律援助上走下去。 让孩子知法懂法敬畏法律 2013年,在静安区司法局和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的联合支持下,全市首家以律师命名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业化机构“张玉霞未成年人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成立以来,张玉霞已先后为几十名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迷途知返。 在一名高三学生盗窃案中,为了让当事人能够参加高考,她多次到被害人处征求谅解,最终得到了被害人的书面谅解,还为当事人争取到了不起诉的决定,使当事人得以考取一所“211”大学,继续深造。2017年,张玉霞公益代理了上海首例行政机关剥夺被遗弃孩子生母监护权的案件,用法律保障了从小被遗弃的三岁孩子朵朵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 2015年2月,在静安区司法局、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的支持下,张玉霞未成年人工作室在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点挂牌设立“张玉霞未成年人工作室心理服务点”,为所有未成年人案件中的当事人免费提供心理援助,包括家庭治疗。 张玉霞一直都说,未成年人案件的当事人不仅需要法律上的帮助,更需要解决深层次的诱因及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回归到正常健康的生活,预防犯罪。她还积极倡导向后延伸的援助方式,与未管所结对,每月前往未管所看望服刑未成年人,尤其是其中一对一结对的未成年人,关心他们的学习及生活,希望他们能减轻心理压力,重建健康人格。 为了让孩子们知法懂法,学会敬畏法律,张玉霞去过很多幼儿园、小学、中学,为孩子们上法律课。一身律师袍的她用风趣的语言介绍自己代理的各类青少年保护案件,让同学们慢慢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知道凡事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法律底线。渐渐地,她也成了孩子们眼中信赖的知心大姐姐。 “助人让我变得更勇敢更强大” 在张玉霞眼中,用法律帮助弱者不只有法律援助一种形式。作为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和静安区法律援助中心的骨干律师,她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与静安区多个街道和居委会对接,定期开展咨询及讲座活动,向居民宣传宪法、物权法、婚姻法等讲座百余场。遇到不方便出行的老年人,她一定会上门听取他们的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社区公益律师和调解员,就算再忙,张玉霞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三个半天分别在静安寺街道、南京西路街道、曹家渡街道现场开展法律咨询,被社区阿姨亲切地叫作“小姑娘”。 作为静安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副会长和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玉霞定期走进监狱,以律师、心理咨询师及帮教人员的身份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帮助及心理安慰,还先后为数十名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提供个案法律咨询和帮教。 从2011年开始,张玉霞走上电视屏幕,成为上海电视台《新老娘舅》和《一呼百应》节目的首位律师嘉宾。犀利的言辞、专业的分析,让她成为电视观众熟知的“小张律师”。 对于“老娘舅”的新身份,张玉霞说:“作为电视栏目嘉宾对个案进行分析,能够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对普及法律、弘扬法治信仰意义重大。” “大家都说法律援助是在帮助别人,其实过程中我得到的远远比受援人要多得多。”张玉霞说,受援人获得的帮助是一时的,但是他们传递出来的正能量,在让自己感动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勇气在法律援助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法律援助是我愿意一直做下去的一件事,公益律师是我最骄傲的称呼。” 参与《反家暴法》(草案)讨论、参与《加强未成年人被害人的法律援助》《诉前法律服务研究》等提案内容撰写,参与看守所调研……百忙之中的张玉霞,没有忘记自己民革党员的身份,参政议政、社会服务,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她正倾尽所能,为社会的法治化进程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