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员风采 > 稿件
珠峰之下的“山海情”
发布时间: 2023-08-07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地处珠穆朗玛峰北麓脚下。这里是珠峰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地带,平均海拔5000米,气候十分恶劣。

2019年,作为松江区六名援藏干部之一,汪崇德从几乎“零海拔”的上海来到这里,在定日县教育局副局长、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校长任上一待就是三年。极度的高原缺氧,恶劣的地理环境,陌生的饮食习惯,没有阻挡他跑村庄、跑学校、跑农户。三年里,定日县13个乡不知留下了他多少奔波的足迹。

在遥远的珠峰脚下,他和同事们演绎了一段动人的“山海情”。

2022年底,在日喀则市统考中,汪崇德担任校长的定日二中创造了县历史最好成绩。此时,定日二中的学生是1400人,而在三年之前,这个数字只有几百。

学生人数的增加,意味着这里的教育资源惠及了更多的孩子。这让汪崇德深感欣慰。欣慰之余,他总是会想起刚到定日二中时的感受。

崎岖的山路上,孩子们上学不易。当地老师告诉他,每年春季开学时,学生们会从散落在大山中的村落聚集到乡里,大巴车再从各乡把他们集中转送到学校。学校是寄宿制的,学生每学期只回家一次。吹着高海拔瑟瑟的寒风,看着学生们单薄而破旧的衣衫,汪崇德暗下决心:“最起码不能让孩子在学校受冻!”

很快,汪崇德联系到松江区的一家被服企业,协调企业捐赠价值超过一百万元的冲锋衣。定日二中的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了这样一件新衣服。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汪崇德知道,改变必须是全面的。他和同事们的着力点从改造定日二中的校园环境开始。无塔供水项目,二层学生食堂,新建的现代化图书馆……在他和同事们努力下,校园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学生们的生活起居也更加便利。

硬件落地的同时,汪崇德也关注着定日的师资建设。他与定日援藏小组的同志们编写三年的教育援藏项目书,涉及教育配套设施设备改善、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改善及奖教助学专项三大方面。特别是加大对优秀教师及班主任的激励,极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上海有优势的教育资源。汪崇德努力协调松江区教育局“送教进藏”专家团赴定日县开展讲学活动,其中包括了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全县200余名教师、校长和教育局干部聆听报告,反响热烈。他还组织了定日县教师骨干培训班4批次共计60名优秀教师赴松江跟岗培训20天,收效显著。

在各项具体推进的工作之外,汪崇德和同事们通过深入调研,对定日县的教育整体情况有了全面了解。结合定日援藏十三五规划教育援藏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定日县教育十四五规划整体部署,他们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编制并细化了定日教育援藏十四五规划,为新一轮援藏五年规划做了坚实的前期工作。

如今,定日县教育系统现代信息化配置水平已远超日喀则市教育系统平均水平,中小学交互式一体机配备、小学云教学教室、精品录播教室建设等配置齐全,设备先进。在汪崇德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三年的援藏教育项目完成率100%,彻底提升了定日县教育系统整体办学水平。

在定日县海拔4550米的乃琼村,汪崇德有两位特殊的“亲人”。那是他结对帮扶的两位高龄老人。她们是村里的困难户,每个季度,汪崇德都会给她们送去粮油用品和慰问金,问问她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望着她们刻满沧桑的面容,喝着温热的酥油茶,听着一句句朴实的‘突季奇’(藏语谢谢),我就会忍不住去想:我还能为她们做点什么?”

三年中,汪崇德始终不忘自己援藏干部的身份,真正把两地沟通交流的职责扛在肩上,以合作交流促进当地发展;也真正把当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真情和实干为群众谋福利。

他多次联系爱心企业家及社会各界开展资助定日贫困学生活动。特别是作为一名民革党员,他积极争取民革组织对定日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在他的联络协调下,民革上海市委、松江区委、奉贤区委、崇明区总支及民革爱心企业家等,向定日教育系统捐赠了大量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他还联系中共松江区发改委党支部、松江区卫健委等,持续三年资助当地特困学生;联系上海企业,向定日二中捐赠了价值648810元的组合式物理实验箱及配套产品414件,提升了学校学科发展。

2019年以来的这三年里,汪崇德和同事们面对着一个特殊的考验——疫情防控。2020年开学前,疫情防控升级,汪崇德多方筹措,争取了大量医用口罩及体温枪,助力定日教育系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他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排摸返藏情况全面推进返藏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零漏洞;并加强在教学上保障好教材资源、网络资源和师资教学资源,两手抓两不误,实现就读学生全覆盖,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教学的影响。

复杂艰巨的考验,还不止疫情。2020年,西藏发生“3.20地震”。汪崇德与小组同志一起,坚守岗位不退二线,在关注好学生安危的同时,做好家长们的安抚工作,推进曲洛乡小学的灾后修缮工作。2021年,因绒辖乡受山洪、泥石流冲击,道路、电力、通讯、供水中断,多处房屋坍塌;汪崇德与县里的同志一起带着四车物资深入受灾一线,慰问抢险救灾的消防、公安、公路等部门同志,慰问安抚受灾群众。

还有一项工作,也让汪崇德很有“成就感”。上海市第九批援藏联络组有一个重点项目——“五县环珠峰游”。负责援藏文旅项目推进的汪崇德一心想依托这个项目,全面推动定日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定日新的支柱型产业。2020年,通过与藏药集团的共同调研,推动定日县长所乡纳入藏药集团藏红花和蒲公英培植基地的候选单位;配合云南省旅游研究院20位专家学者,全面、深入地对上海援藏五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调研挖掘,初步形成日喀则五县全域旅游的一期规划。他还推进旅游文创产品研发及绒辖旅游宣传片拍摄,在项目各个时间节点按期完成,取得显著成效。

“三年的援藏工作经历,不仅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长了才干,提升了素质,更让我经受了人生道路上最艰苦的考验。”汪崇德说,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老西藏”“两路”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我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这种磨砺弥足珍贵,将是一段难得的人生历练,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