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稿件
我们还在路上
2011年06月22日

  清明刚过,有幸参加上海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组织赴江西的学习考察,都说江西是红色故土,山清水美,向往多时,久未成行,成了我感情窖窟里埋藏得很深的一笔心“债”。在建党90周年的前夕,踏上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除了有如愿“偿债”的释怀之外,还多了几分缅怀和朝圣的虔敬

  几天里,临南昌,上井冈,瞻仰了此间的革命遗址:拜谒“八一纪念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的枪声,彷佛仍然回响耳畔;登临黄洋界哨口,当年井冈山军民众志成城,奋勇杀敌的身影还能回望;远眺庄严耸峙的苍翠五指峰,当年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依稀在目,瞻仰茨坪故居,那一幢幢红墙黑瓦土砖房保留着昔日模样;肃立烈士墓前,英烈们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的事迹催人泪下……

  听山风浩荡、望千峰竞秀,那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记载着岁月沧桑,缅怀那段矢志不悔的艰苦岁月,让人心潮难平,浮想联翩。

  此番“红色之旅’的导游是位婺源姑娘,圆脸蛋,大嗓门,一口“赣式”普通话不敢恭维,但对江西的风物人情,革命遗址,乃至中共党史却烂熟于胸,简直达到了信手拈来,张口就有的地步,不时还有些精辟之语,耐人寻味,令人叫绝。

  那天,完成了所有的活动之后,驱车前往鹰潭,一路有五六个小时的车程,也许是这方曾承载着血沃中华历史的山水,总是叫人刻骨铭心,热血沸腾的缘故,一路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涨红着脸,看着车窗外掠过的满山的绿树,遍野的杜鹃,起伏的红壤……激动着并谈论着,感慨无限。不一会儿,这几天大家已经熟悉了的“赣式”普通话又在车厢里回荡:“大家知道中国革命的‘三个一’、‘三面旗帜’、“三段路’吗?”在大家愣神之际。“赣式”普通话又得意地响起:“‘七一’建党,‘八一’建军,‘十一’建国;这就叫有党有军才有国啊!”当满车的人都说此话言之有理之时,“赣式”普通话更得意地响起:“这三个特殊的日子,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升起了三面旗帜:党旗、军旗和国旗;这三面旗帜,又分别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三段路程。”

  ――大家不觉一阵鼓掌。“赣式”普通话却变得十分理性:“20世纪的第二个10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民族历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复兴之路终于有了正确的方向,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就预示着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会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会达到自己胜利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寻路之举!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过的第一段路。”

  ――满车的人都为这充满哲理分析而叫好,“赣式”普通话似乎变得更富有诗意:“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中国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毛泽东曾意味深长地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毛泽东将武装革命形容为‘逼上梁山’。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闯路’之举!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过的第二段路。”

  ――大家都为这位导游的精辟分析所折服,“赣式”普通话仍然高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民族解放之路已经走完,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开始了山高水长建设新中国的新路途,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更加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开辟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路。”

  ――正当“赣式”普通话激情满怀,妙语连珠之时,她的手机响了。

  向大家打了招呼后,她开始接听手机,大着嗓门吼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婺源话,就挂了电话。车上有人对那句婺源话来了兴趣,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解释说是当地旅行社来问我们“到哪了”?“我用婺源话回了他们一句:‘我们还在路上!’”,“语测中心”不乏研究语言的,有人现场跟她学起婺源话:“我们还在路上”。更多的人则要她把刚才的“三段路”继续讲下去,她却调皮地用婺源话“我们还在路上”作为开头,大家会意地笑了。

  接着仍然是信心满满的“赣式”普通话:“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后来的江泽民、胡锦涛也都带领全国人民,在这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着。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拓路”之举,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走着的第三段路。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们还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最后她还用婺源话强调了一句:“我们还在路上。”

  满车的人也都一起大声地应和:“我们还在路上!”

作者:缪新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