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建议

2021-01-20

  一、背景情况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在开放枢纽门户、配置全球资源流通方面再次成为成功典范,也为进口商品的流通、提升消费能级提供了平台,海关与相关职能部门为举办进口博览会建立的沟通、协调和合作机制已成为经典样板。

  二、问题分析

  (一)海关数据与“一网通办”对接工作有待延展

  海关推动的“单一窗口”与“一网通办”平台衔接工作,主要针对进博会办展需要。由于海关总署与上海市政府的权责划分,特别是海关数据共享类别和数量问题未达成共识,目前还未实现海关数据和网上办事系统与“一网通办”平台的全面对接。如进博会国内参展企业的信用等级管理以及奖惩办法,应该作为社会信用工作的重要手段,以此来推动进出口外贸企业的守信和诚信。目前海关作为成员单位,依据三清单机制每年向公共信用平台报送海关监管企业的评级结果,但由于海关对物不对人的业务特殊性,并未采纳公共信用平台上其它机构对该类企业的评价结果,无法更好服务上海市的营商环境优化工作。

  (二)通关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海关为进博会参展商的进口商品采取了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通关申报方式,提升了上海口岸的通关效率。但是通关效率仍有提升空间。比如通关物流模式不够透明,现有物流市场存在层层转包,层层加价,车队、货代订舱、仓储、报关报检各自为政现象,导致分段利润过高,企业物流成本高企等问题。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海运航线、航班压缩,空运航班不断出现调整等情况,参与进博会产品进出口业务的生产型、商贸服务型企业,常受此困扰,出现运力结构性失衡等矛盾。

  (三)区域经济辐射效应还有待扩大

  从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溢出效应情况来看,部分区域获益较多,如青浦区的物流快递行业发展迅猛。闵行等区为进博会提供安保、设备等配套服务的企业也纷纷落户。但总体上进博会参展企业落户以后的税收产出还不是特别明显,区域税源结构变化不大。至于更广的区域辐射和长三角地区,除了在税收政策上及时落实境内外参展商的离境退税和内资企业期末留抵退税申请,以及对国家会展中心的不动产给予进项一次性抵扣之外,未有明确指向性意见。

  (四)贯彻落实“双循环”的战略方针还需着力

  政府在宣传外贸转内销政策方面有所发力,但外贸转内销的各类渠道还有待畅通。企业出口转内销面临着经营方式由过去单纯的销售转变为销售与服务并举的经营业态以后的压力,以及渠道开拓、品牌重塑、标准调整、结算方式重新选择等系列难题,都还需要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加大服务力度。

  三、建议

  (一)尽快建立常态化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

  借进博会的契机,由商务委负责牵头,建立常态化的外贸进出口,以及出口转内贸相关单位联系协调机制,由海关、边检、市场监管、税务乃至外事等各部门参与,共同建立统一的大数据风控平台,整合实时外贸报关数据、税收征管数据、进出境人员数据、工商业相关数据和境外各类风险数据,进行实时风险分析比对,实时预警发布等,为政府乃至企业的经济活动调整提供依据,让外贸数据更好地服务上海,服务长江经济带乃至服务全国,也助力上海充分发挥全球资源配置与流通的枢纽功能作用。

  目前各部门都建有大数据中心,为该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重点在于做好数据的拣选和格式的统一转换和上传数据的脱敏以及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一网通办”作为总入口,提供不同维度的分类,便于用户快速定位服务事项。海关可在“一网通办”栏目增设一个海关专网的企业申报通道,并采信“一网通办”提供的企业身份识别信息,避免申请人二次认证。海关在办理审批事项过程中,只需做一个URL跳转,实现内网和外网的切换,业务流程结束后,办事结果信息也在“一网通办”上共享。如海关可将对违规企业的处罚信息以及优秀企业的表彰信息实时反馈公共信用平台,为相关企业在参与政府采购、申请财政担保的信用贷款等政策扶持项目的办事申请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二)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

  海关可与上海口岸办等部门合作,整合物流市场,抓住拼箱货物的市场机遇提升通关效率。针对电子元件、医疗器械部件等高价值的拼箱货物可以借鉴国际快件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做法,委托货代行业协会或者物流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企业采取上门取货,从生产企业的生产线旁接货,从而降低企业对成品仓库的需求,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仓储行业协会提供系统的仓库储存信息,让企业明确自己的货物存放的实时位置及数量;通过外综平台与企业实现数据对接,根据客户发货指令及时订舱、拼箱、报关报检、出运;逐步实现外综平台和口岸各职能部门之间以舱单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对接,让企业明确货物的实时流向。

  (三)推动区域经济高品质发展

  一是重视品牌自创。变海外采购为国内精品替代,带动原外贸加工制造企业向自创品牌发展,辅之以相关政策措施,提升其品牌效应,在未来的进博会上也可以设立擂台展览,通过高质低价方式扩大其内销潜力。对转化成国内新产品的企业给予三年免税,如果走出去,在国外市场立稳脚跟的,再适当延长免税年限。

  二是在长三角区域内形成出口转内销电子商务网络。长三角三省两市外销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来料和来样代加工转出口。区域内各地区各部门应合力将出口转化国内市场,运用进博会平台,设立线上各地外贸产品销售专窗,鼓励电商平台提供免佣金、保证金和免审批的展示区域,在进博会场馆区域范围内开设线下特卖展销活动,让长三角成为外贸精品的国内销售和生产基地。积极将这部分出口转内销的商品列入长三角地区政府采购目录,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长三角居民在展会结束之后购买属于保转销的进口商品,进口和销售均予以免税。在每届进博会结束后,用活原有场地,继续为国内消费品中的精品、仿制品、替代品提供展示机会。区域内外贸加工企业展销其出口转内销商品的,均可免征内销缓税利息。

  (四)强化宣传,搭建双循环服务平台

  充分用好RCEP,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进口。要以外贸企业熟练运用“一网通办”为宗旨,运用多媒体和线上线下多种手段开展政策宣传,积极为外贸企业搭建内销平台、推销特色商品创造条件。同时组织内销龙头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结对服务,帮助有从事内销业务意愿的外贸企业积极稳妥地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共同培育包括长三角区域的内销市场。由商务部门牵头,协调相关委办局编写外贸转内销的工作流程指导手册,营造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良好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