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的建议

2021-01-20

  一、背景情况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2020年,民革上海市委会课题组通过对市农委等部门进行走访,对上海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后续发展计划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上海农业用地面积小,发展空间局促,人才匮乏,农业单一部门的推动力度有限,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并统筹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上海应围绕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循环,节本增效的目标,通过智慧农业全面的普及化,将上海的农业产业从1.0版升级到2.0版,打造全国智慧农业标杆。

  二、问题和分析

  (一)信息化平台缺乏足够数据支撑

  目前上海农业公共信息化平台,已初步形成了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库的智慧农业平台体系。但智慧化普及率仍较低,尤其是基于传感器的基础数据采集覆盖率非常低,目前62685家经营主体中,仅有不到400家的种植大户的部分物联网数据能够实时上传到大数据平台,99%以上的小农户没有数据上传。

  (二)种植经验亟待进行模型化整合

  种植户普遍靠经验种植,在走访的近百家农户中,规模以上的农户仍通过聘请技术人员来进行种植技术管理,90%以上的普通农户仍旧沿用自己的种植经验。缺乏将优秀的种植经验数据化,无法形成种植模型,急需农业种植数据的积累,并形成作物种植管理模型。

  (三)专业化的种植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政府部门在积极引导和推动专业化种植,但由于本身职能和条件所限,在种植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营养方案、产销对接等服务方面缺乏专业、有力的举措,需加大小农户数据上传和智慧化升级的力度,为智能化分析决策提供依据并指导实际应用。

  (四)关键环节缺乏有力的资金扶持

  在数据采集和智能控制环节缺少资金扶持。广大种植户仍旧依靠水银温度计、湿度计甚至体感进行数据监测,农事管理和设备控制基本靠手动,迫切希望政策的覆盖以支持进行数字化升级。

  (五)智慧化项目扶持的覆盖面有待扩大

  2016年以前,受限于技术及成本,建设模式以扶持重点项目为主。目前市级项目管理权仍主要强调优势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式发展。全市46000多家农户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物联网智慧化发展所带来的价值。目前上海的农业智慧化仍然是点状的存在,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距离。

  三、建议

  上海应该成为科技为农业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建议:

  (一)明确目标定位,重视数据建设

  1.明确目标定位。上海农业定位科技领先特色,建议以市农委牵头,在后续的农业数字化、智慧化推进过程中将广大的中小农户纳入智慧农业体系,打造能够全国性普及的新样本。

  2.重视农业大数据建设及采集。建议农委牵头制定面向小农户的数字化补贴政策,参考浙江的补贴模式,根据种植面积不同,每户补贴3000-10000元,逐步将所有的农户数据采集起来,并接入农委的大数据平台。

  (二)完善服务政策,合理配置资源

  1.完善服务政策。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障机制,以市科委牵头,出台针对农业科技公司的扶持政策,对具有核心技术和产品并且推动普及应用的企业进行扶持,让农业科技服务企业专注于研发、应用及运营,让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快速、高效地融入新技术、新服务中。

  2.合理配置资源。适当将资源向中小经营主体倾斜。聚焦于数据采集及智能化控制,带动产业的整体升级。

  (三)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农业生态

  1.由市、区两级主管单位引导,联合国有大型农业企业,如光明集团、上实集团等,通过国有企业的应用升级,带动中小种植户的数字化普及应用升级。

  2.扶持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较长,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普遍存在投入大产出小的经营压力。建议市农委、市科委、市经信委等部门联合各区的科技园区、街道等,对农业上下游科技型企业给予扶持,这将有利于农业生态体系的建立,吸引更多企业及人才投身服务农业,更多的优秀产品和服务能够扎根农业,加快农业的产业升级。

  (四)鼓励基层创新实践,推动村级落地升级

  1.鼓励村镇等基层领导干部创新实践。农业领域的发展相对落后,观望状态较普遍。建议在充分把控风险和成本投入的前提下,机制性鼓励乡镇和村基层领导干部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带领广大中小农户进行智慧化升级的实践。

  2.结合数字农业行动计划,推动村级“数字智慧村”的整体升级。目前的技术进步已经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如青浦区一个村200个草莓种植户实现整体智慧化升级的成本远低于一个中型农业项目的建设投入。以村级为单位,在崇明、嘉定、青浦等区通过覆盖核心作物种植户的“普惠数字村”建设来落实扶持措施并打造示范。

  (五)挖掘数据价值,输出应用服务

  1.基于农委大数据平台,通过全部农户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将原本缺失的农户感性种植经验转化为可视的数据种植模型,形成可持续发展。

  2.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输出产品质量溯源、专家答疑、种植指导、病虫害防治、营养方案、智能管控、营销推广、品牌打造等系列服务。整合各方技术力量,实现节本增效,建立科学化、标准化、智慧化的现代农业标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