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报道 > 稿件

代表委员热议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1-01-26

  1月24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龚正市长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在当日的讨论中,报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高小玫(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系统回顾和总结了2020年工作。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带来严峻挑战,国际形势大变,“大变局”从未如此真切。应对疫情方面,上海将防疫对生产生活影响减到最小,精准抗疫,值得称道;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上海抓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职能转变和深化两张网建设,成效有目共睹。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谋划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发出了开启新征程号令,现代化追求不停步。

  中共市委市政府清醒、深刻认识到大变局对上海的影响和机遇,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定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深入实施三大任务,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并谋划五个新城、五型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等方向和任务。这正是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力的贯彻落实。

  未来,我们需要保持定力,深耕实干,继续“拉长长板”。法治环境好是核心竞争力,正是上海未来发展需要继续拉长的长板之一。普法作为厉行法治的基础性工作,须臾不能松懈。如上海某综艺影视节目中出现摘取濒危植物的镜头,显然法律意识不足。普法日活动,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大。面向娃娃的普法教育,多照本宣科,对学习效果并不较真。

  中共十九大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责任上,“谁执法谁普法”是最低要求,而非简单将普法责任推给执法部门。方式上,就典型案例释义说法,引导社会关注和讨论;充分发挥宪法日等载体作用,以理念强化公众的法律红线意识。对象上,抓未来,尽快补齐在校法制教育短板;抓公职人员,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发挥引领作用。

  2021年国家将启动“八五普法”,上海更应率先摸索适应新征程要求的更有效的普法,并在年度工作中加强部署。

  陈永亮(上海市政协常委,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黄浦区政协副主席,上海金外滩集团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建议政府工作除了重大战略布局以外,还应特别关注基层民生工作,十四五期间上海应花大力气聚焦基层民生问题。比如马桶问题,目前老城区居民马桶还有几万个,“十四五”期间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彻底解决马桶问题。此外养老服务也需加强。一方面,养老床位和护理床位由于归口两个部门,互相不通,二者无法转换,希望能打通二者界限,让老年人自由切换;另一方面,养老床位与居家养老能否参照日本模式,床位设在家里,但养老院在五百米半径内能提供上门服务,打通二者隔阂,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施惠良(上海市政协常委、民革界别召集人,民革市委会副主委,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办事处主任)

  用六个字形容报告:温馨、自豪、振奋。2035年长远的规划,一定能够展现在世界面前。我就上海自由贸易区谈几点建议:一、新老片区之间不应割裂,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充分进行新老片区之间、片区与区之间的联动,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链接。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贸区缺少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研究,上海自贸区缺少转口贸易力,很难和香港、新加坡、孟菲斯等其他自贸区相比。三、对上海的航运中心建设方面的研究略有淡化,不应只停留在量的追求上,应当加强在深化航运建设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方面的研究。

  金颖(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会副秘书长)

  政府工作报告非常详实,特殊之年经历特殊大考,上海仍然取得了显著成就,来之不易,作为政协委员深受鼓舞。2021年聚焦九个方面作了全面部署,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报告的体例有创新,增加了规划纲要的说明和政府自身建设,体现了负责任、有担当的形象。建议:在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扩大内需和推动外贸企业转型方面,上海应积极推动完善和衔接内外贸法律法规,试点开展监管、标准、认证等相衔接的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同时在渠道开拓、品牌重塑、资金结算、融资贷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操作性的指导,进一步打通内外贸堵点。

  朱明华(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浦东新区区委会主委,中国商飞科技委办公室副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在乡村嵌入更多产业、文化、生态功能。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形态之一。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合作组织以及居民参与自主性不足的问题。首先是决策权不够,难以在市场中获得较强竞争力;其次是成员的自主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成员及成员代表大会的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建议:一、赋予农村经济合作社更多权力,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更多融入市场。二、给成员提供更多的监督知识和监督技能相关的培训和指导,让成员不断提高自觉性和积极性。

  程金华(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徐汇区委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聚焦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这项工作高瞻远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议:一、数字化转型应该是全面的,但是也要有轻重缓急。在向公民索取、有可能侵犯公民权益的时候,数字化治理可以适度缓行。相反,在为公民提供服务的领域里,数字化转型可以适度快进。二、数字化转型非常依赖新技术的应用,但是不能掉入“唯技术陷阱”。

  侯丹华(上海市政协委员、市高院行政审判庭庭长)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令人印象深刻。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治理方面持续深化、依法行政等内容,充分体现了管理的智慧、创新的智慧,我们应争取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把这些改革措施做得更好。报告提到,目前的困难和问题中,有旧区改造和小区道路交通等,这些工作涉及到民生福祉、放管服改革以及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的发展改革创新,会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它们会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解决纠纷的传统平台是司法、信访,政府应关注能够拓展平台、解决纠纷的机制,而且这些机制要能够相互并接、相互连通、相互协同,使政府工作更加顺利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