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报道 > 稿件

以“市民花园”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2019-01-30

WDCM上传图片

  “发展市民花园,建设有温度的美丽家园,正当其时!”当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王慧敏用这样一句充满期盼的话结束她的发言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1月29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大会发言中,王慧敏代表民革上海市委作题为“发展市民花园,让上海更美、更精细、更有温度”的发言。可以说,这是当日16篇发言中最有“温度”的一篇了,它直接呼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篇发言,是上海民革最近几年着力推动“花文化”课题的最新成果,它关注的是“花文化”倡议的落实、落地,希望以此作为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契机。

WDCM上传图片

  在发言中,王慧敏表示,当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了城市生活的本质诉求,而美好生活向往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城市融入感和归属感的内在获得。“从外在感受到内在获得,从“所在”到“所爱”,这既需要在城市管理上下绣花针般的细功夫,也需要治理理念的革新。”

  发言认为,结合目前上海掀起的景观改造热潮和“微更新旋风”,借“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大力发展“市民花园”,以花为媒,建立市民与城市、与自然、与他人的美丽纽带和交流空间,推动居民从城市公共空间的旁观者、消费者、过往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耕耘者、负责者,能够让我们的城市自身焕发出持续的活力和温度。

WDCM上传图片

  “民革上海市委开展的‘市民参与花文化活动问卷调查’显示,有养花习惯的市民多达84.62%,60.42%的受访者愿意参加身边的花园营造活动,52.58%愿意参加相关社会组织。”王慧敏说,市民花园是市民共建共享的花园,是利用身边的零碎空间,由市民组织实施花园的设计、营造、保养、管理的全过程;实践表明,源自社会组织或基层政府推动的花文化活动都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响应,成为探索市民自治的试验田,成为儿童教育的自然课堂,成为城市温情的美丽港湾。

  “上海太多的零碎空间有着美化需求:老旧社区、农村房前屋后、产业园区等,这些区域体量虽大,但分散零碎,政府难以兼顾,对市场也缺乏吸引力。”王慧敏说,如果能够有效组织市民共同参与,机制灵活、成本更低、更可持续;更能充分发挥市民花园公共活动载体和情感交流的功能,破除邻里独立、人际冷漠的心理隔离,推动居民由“生人”变“熟人”,从而减少邻里纠纷,成就睦邻社区。

WDCM上传图片

  在发言中,王慧敏提出三项具体建议:

  一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鼓励和引导利用零散空间发展市民花园,列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规划项目。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在老旧社区和历史风貌保护区先行先试,待时机成熟时,将“口袋公园”“街角广场”的公共改造空间适当开放给市民花园,作为涉及民生的绿化、文化项目,纳入政府实事项目目录。

  二是挖掘社区自治潜力。以党建为引领,以市民花园建设为抓手,提高居委会及社工对社区居住环境的专业认知,发挥市民驿站等网格化管理片区中心的服务功能。支持景观规划、园艺设计等专业性社会组织为市民花园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培育带动更多的民间花友会和“社区规划师”。

  三是要充分释放市民花园的溢出效应。协调环保企业与社区合作,倡导垃圾就地处置、雨水收集等技术在市民花园的应用,推动基层生态文明实践。结合市民花园的建设,在传统节庆举办花文化主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与中国元素。2021年花博会将在崇明举办,届时可遴选园艺设计能力强、营造经验丰富的市民花园团队参与花博会设计展示工作,营造属于市民自己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