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上海市委会:关于促进上海文创园区创新发展的建议(政协大会书面发言)

2017-01-18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日益成为文创产业组织的重要空间模式,也是城市更新的关键载体。

  一、发展现状与成绩

  在过去几年间,上海的文化创意园区在品牌建设、税收贡献、社会效益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和转型,成为政府、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文创园区在继续保有其保存工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同时,在经济效益上也具备了竞争力和显著价值。一是文创园区在经济转型的大局中发挥了极为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在工业向服务业转型,还是服务业自身能级升级过程中,文创园区与对办公环境具有较为特殊偏好的各类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的企业形成了高度契合,成为上海产业转型的重要空间载体。二是文创园区见证和支持了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城市的建设。在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战略任务背景下,在向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转型的潮流中,文创园区由于其业态的多样化和文化氛围的吸引力,吸引了专业化和创新型企业。文创园区不仅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中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空间载体,随着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文创产业和信息科技产业也实现了相互促进与融合发展。三是文创园区助力了人居、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上海的文创园区一改过去的旧厂房、仓库、码头的面貌,以艺术氛围和专业管理将其在不同程度上激活为文化遗产和工业遗产,如老码头的发展对周边的城区规划和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溢出效应,田子坊将破旧的工厂和民居改造为时尚旅游区,德必在一片片旧厂房的基础上搭建了相互连通的大型创意集群。

  二、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乱象,一部分优质园区遭遇发展瓶颈,渐渐失去想象空间,一部分沦为功能和服务粗简的“二房东”,还有一些自身缺乏好的规划、设计、理念、招商资源和现金流,成为变相的圈地运动。如何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空间,通过腾笼换鸟的形式完成空间和产业的双升级,成为政府和园区经营者的战略重点。园区发展究竟会遵循一条怎样的道路?我们认为:第一,园区的后台管理将愈发趋同于商业商务物业的管理,以更高的标准来服务客户,呈现专业化趋势;第二,品牌化是园区招商在物业数量、质量、创新等阶段之后的必然选择,如果没有产权归属的潜在纠纷,品牌化将成为园区的发展导向;第三,单个小型园区的经营在成本核算和平台建设方面将越来越处于劣势,集团化经营将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第四,内城的高级差地租,使得只有坚持精品化运作的园区才能生存下去,这不仅包括后台服务的精品化,也包括入驻企业的精品化,以及各方共同建设的精品化文化氛围。

  三、政策与战略建议

  上海作为我国文创园区的发祥地之一,也作为对文创园区高度重视的城区之一,应能够率先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深层利益和机制问题,创新文创园区模式,使得上海的文创园区率先完成品牌化和精品化的升级。我们提出了理念、载体、实践三个政策和战略维度。

  从“经营城区”到“城区即服务”,转变政府管理理念。从长期角度来看,对园区的考核指标不仅应纳入政府的关切,还应考虑租金水平、改造社区面貌等园区、社区的关切,切实通过指标和制度化体现参与式治理的园区治理模式,政府也从代表行政区划经营园区空间,到政府和城区即服务的理念和价值转变。以上海在园区治理方面的诸多探索,应在此方面形成治理模式和考核标准的范式。

  从“物理空间”到“产业载体”,支持产业转型。从主要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商务金融、文化创意始终是各个内城均衡状态的业态选择,同时为了保证城市的未来竞争力和技术准备度,应为技术创新预留一定的物理空间。从上海市文创园区的税收贡献、租金水平和全球经验等多个角度的衡量来看,未来上海的文创园区应主要基于产业载体的定位,以总部型的商务金融来提高税收贡献,以精品型的文创园区来活化商业和生活环境,以提供城区的技术准备度并回应科创中心城区的定位要求。当然,细节的调整应尊重市场,作为市场价格的租金往往最能反映产业的适存度和发展前景,政策制定和管理中不能一刀切。

  从“产业集群”到“空间品牌”,加强区域地标建设。政府应进一步实践和提炼经验,重视部分品牌拓展的园区的品牌和示范效应。随着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以及文创园区数量的快速扩张,原有的基于园区的平台结构已经不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园区之间的相互整合成为未来的一种必然选择。锦和、德必等坚持同一品牌的扩张,品牌化效应明显;而临近园区往往分属于不同的业主和经营单位,各自利益诉求不同,江南智造模式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园区联盟也可借鉴。加强空间品牌建设的目标不仅是要有更高的知名度,而且要以更大的平台结构实现更好的平台服务。

  站在“城区即服务”、“产业载体”和“区域品牌”角度,是实现上海文化创意园区升级的可参照战略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文化创意园区的上海经验,无论是从本市产业集群的建设和管理角度,还是从先行先试、服务全国角度,都具有极为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