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稿件

[新闻晨报]早餐时闻到油墨香难道竟成“奢望”?

2017-01-18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谢� 应沈漪 李芹 选稿:`

  清晨,《唐顿庄园》里的管家用熨斗为主人将报纸上的油墨处理掉,随后,伴随着面包、牛奶一起送到主人面前。时光荏苒,离开《唐顿庄园》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100多年,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市民仍从报纸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可遗憾的是,从去年12月初开始,这个延续了多年的早间阅读习惯被打破,有读者惊呼: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上海这座书香城市,难道8点前闻到“油墨香”竟成一种奢望?

  在“两会”现场上,数名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关注到此问题,并提交了提案探索解决问题之道――建议邮政投递灵活用工、申请文化事业补贴,同时加强报纸到读者手中的过程性环节的全程监管。

  现状

  早报投递推迟到10点后

  本市的报刊投递以前有两种途径,一是全日送公司直投,二是通过邮政系统(邮局)投递。而自2017年元旦起,由原全日送公司承揽的报刊投递业务正式转交邮政。

  实际上,从2016年12月7日起,双方已进行了事实上的业务切换。也就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陆续有读者投诉无法在上午8点前拿到当天报纸,早餐时间读报的习惯被意外打断,10:00-12:00期间收到报纸成了普遍现象。

  记者采访得知,在全日送投递时期,对于早报市场的投递时间表来说,有三个重要时间点:凌晨4:00-4:30,正常情况下报纸在印厂印好;全日送工作人员取报,送至各工作站,时间约为5:30-6:00;在7:30左右开始投递入户,入户时间集中在7:30-8:00。

  等到邮政接手报刊投递后,在印厂出报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邮政要将报纸先送到其分拆中心进行按叠插报,然后送到各支局,再从8:30起连同其他日报、刊物一起,进行入户投递。环节增加了一个,起始投递时间起码延后一个小时。

  苦衷

  邮政难再增加投递次数

  对此,上海邮政相关负责人表示,邮政目前除了上午日报、下午晚报的投递工作,还有上午十点前需要完成党报党刊的早报频次投递。因此,在讨论全日送投递报刊移交问题时,各方结合目前实际情况综合权衡后,约定由邮政接收移交报刊的投递工作,并在12点前完成日报投递到户的工作。

  12点前拿到日报,很多信息已成明日黄花,那么有没有可能增加投递趟次呢?

  “坦白说,有点难度。从全市来看,至少要增加600-700名邮递员,才有可能完成这项工作。”在目前配备的人手基础上,只能基本保证在中午12点前完成早报、日报的投递到户工作。

  记者在走访有关方面后发现,邮政也有自己的苦衷。报刊投递需要人手,但这两年人力成本不断走高,要在8点前增加一个投递频次确实比较困难。如今负责报刊投递的人员不好招,“工作辛苦,工作强度又高,上海的招不到,外地的也招不满”。

  据统计,上海邮政下辖约190个投递网点,原有报刊投递员6000多名,目前这一数字已不到5000。在每个投递网点平均服务范围不变的情况下,投递员的减少势必会造成投递到户的时间延误。另外,邮政包裹业务的量也在发展,会影响一小部分报刊在正常投递时段内的投递速度。

  委员

  不能因此失去忠实订户

  即便在参加“两会”,市政协委员、上海文化总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国也会带一份《新闻晨报》在身边,开会间隙拿出来看看。他坦言,虽然纸媒在萎缩,但他能体会到《新闻晨报》在内容上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他很担心,如果任由这一问题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大批忠实订户放弃订阅。“这样一来,内容再好又如何?资讯的传播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刻和效果。”

  他认为,网络新闻虚虚实实,但报纸的内容都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采集而来,其消息的发布权威且有公信力,不是网络新闻可以取代的,有关部门应该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不能因为投递这样的技术性问题,自己去放弃一大批忠实的订户。

  “我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边吃早餐边读报未尝不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这么多年以来,很多人都是在这种仪式感中开启一天的工作节奏。”朱建国如此表示。

  “报纸是了解一个城市人土风情的最好渠道,无论坐飞机还是坐高铁,一定会买一份报纸带上去,而到一处陌生的城市,第一件事也是去买一份当地的早报或者晚报。”市政协委员、上海协信星光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裕强是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可即便如此忙碌,阅读报纸仍是他多年的习惯。家中和工作单位分别订阅了《新闻晨报》和《解放日报》、《文汇报》,因此他对延迟投递颇有感触。

  建言

  报纸投递不能纯市场化

  “其实邮政投递的服务是可以很好的,你看看邮政快递。”王裕强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他刚收到的一条邮政快递短信。“因为送快递利润高,所以服务就优质,投递报纸利润低,所以就谈不上服务。可是报纸不是普通物品,它是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不能用纯市场化的态度来对待。更何况上海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读者更青睐纸媒,也应该给他们提供了解现代社会变化、学习新知识、或许新信息的渠道。

  因此,他提交了《关于及时做好报刊征订与投递业务的建议》提案,希望邮政部门应恢复以往的传统,认真做好所有居民与中小企业的报刊征订与发行工作。特别是报刊的投递要及时,纸媒已经面临新媒体的竞争,所以纸媒更应该及时送到读者手中。纸媒的阅读亲切感与舒适性是新媒体不能比拟的,建议从报社到读者手中的过程性环节加强全程管理与监管。

  “相关部门也应把这项工作抓起来,使上海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竞争环境,使上海成为一个书香满溢的文化城市。”王裕强如此表示。

  朱建国表示,邮政改制后,确实有劳动力成本核算考量。那么,可否参照国外一些模式,采取灵活的用工模式?他说,很多国外孩子都有勤工俭学一早起来送报纸的经历,这其实就是对专业投递人员的一种积极补充。因此,他建议邮政聘请一些兼职派送人员,采用时薪制来进行费用结算。这样一来,邮政不需要承担过重的人力成本,又能给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也应该是多赢之举。

  市政协委员许云倩也提交了相关提案。对于时薪制聘用送报员的想法,她认为十分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上海某著名乳企的送奶工模式,其实有部分就采用的这种时薪制结算模式。

  她同时提出另外一个建议:按照邮政投递现有框架,把所有日报的投递时间一起提前到8:00以前。由邮政来对增加的人力和财力,进行一个成本核算。相关数字报有关部门审核后给予相应的补贴――比方说由政府文化公益扶持资金、或者邮政申请专项补贴来作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