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稿件

[东方早报]代表委员建言养老服务

2016-01-28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吴洁瑾 邹娟 俞立严 俞凯 陈斯斯

  闲置小区会所可转型为“嵌入式”养老机构

  所谓“嵌入式”养老,就是通过利用居民区及其周边的闲置房源改建小微型养老院,引入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机构,建立起满足社区全龄段失能失智老人多样化照护需求的“一站式”复合服务体系。除了为周边生活半自理、轻度失智失能老人提供“全天候”的照护之外,还将建设照护快捷站,通过送床位上门、日托、助餐等方式,辐射到社区其他有需要的老年群体,从而帮助更多老人实现就近养老的愿望。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正东表示,本市目前部分商品房小区的会所经过初期的运营后,由于运营能力、观念、习惯的原因,相当比例的会所处于开不能开、关不能关的尴尬境地,有的甚至成为物业、业委会、开发商均不想要的“烫手山芋”。

  建议本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与民政部门联合对本市商品房小区的会所建设、运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以便对可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会所物业做到心中有数;建议运营不善的会所,与养老服务企业合作改建成养老服务机构。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共同出台将会所物业改建成养老服务机构的鼓励、扶持政策,如水、电费参照居民用水、居民用电标准支付,提供一定的改建补贴、要求社区卫生中心优先与其开展医养结合工作等等。

  目前,相关部门根据正在试点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情况,基本明确了进入“嵌入式”机构的门槛,但由于失能失智的情况比较复杂,进入机构后的照护往往分多种等级,照护标准还不一致。因此,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区利群医院院长张兴儒建议,从市级层面统筹资源,推动市民政、财政、消防等部门联合发文,为“嵌入式”机构建设审批开辟“绿色通道”,经“特事特办”,确保这些无房产证、无土地证但符合建设要求的资源可以顺利改建为养老机构。

  构筑社区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据统计,上海现有失能老年人约41万,但养老机构与医疗护理机构收治的不足1万人。

  上海市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主委郑惠强认为,由于上海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承受失能老人护理之重,失能老人护理已成为上海市目前面临的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郑惠强代表建议,上海应以整合资源为重点,完善社区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体系。一方面,上海要整合政府、社会、家庭资源,为失能老人护理构筑坚实底部。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吸引全社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失能老人护理工作。

  同时,在上海推广“时间银行”,由社区记录和管理,将参与者的公益服务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再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重点鼓励身体条件允许的退休老人、失业者多参与“时间银行”服务。

  另外,郑惠强代表建议,上海应鼓励具备条件的区县先行探索将养老护理保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或单独建立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加快构建以社会保险为基础、商业保险为重要支撑、特殊福利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养老护理保障体系。

  调配整合独居老人住房形成养老社区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独居老人已成为社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独居老人是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统计资料显示这部分人群占整个老年人口的22.83%。

  市政协委员杨德钧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关注独居老人群体进一步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杨德钧建议,尝试通过将独居老人的住房进行调配整合,集中形成与老人原有住所有共同生活圈的养老社区或托老所设置配套设施,鼓励独居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互相扶持。

  此外,针对独居老人长期远离社会,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容易造成性格的固执、偏执,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情况,杨德钧建议,发展壮大社区工作和志愿者队伍,关注独居老人的精神诉求,定期到独居老人家中了解需求,陪伴散步聊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联系家属子女探望,预防虐待,组织独居老人参与社会生活,直至组织相对年轻的老人参与社区事务,为年龄更大的或是失能失智老人服务,在心理上给予关怀和爱护。

  “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链,鼓励进行养老产品的研发、推广和生产,进行适老性产品开发。比如引入新型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物联网优势,开发易于使用可穿戴式新型设备的强大功能(包含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和 GPS 定位等功能),实现跨时空的监护。遇有险情,设备就会自动报警到社区、医院的监控网络或是子女和其他家属,甚至直接呼叫 120 急救系统。”杨德钧说。

  搭建老龄人口健康数据平台,推进医养结合

  田新民、雍丽、金梅三位市政协委员则关注“构建老龄人口健康数据平台,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问题。

  他们提交联名提案建议,应引导社会力量,面向社区老龄人口,整合养老机构及医疗机构,建立健康数据平台。对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如心跳、血压等)、行为数据(如饮食、睡眠、活动锻炼)、医疗数据(如疾病诊疗记录)进行监测、存储和分析,并形成数据闭环,为养老机构生活护理以及医疗机构诊疗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从技术层面推动“医养结合”的运营效率。

  同时,他们也建议,老龄人口健康数据平台的建设与经营,可以充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由民办养老机构拓展至相关互联网产业主体,如移动医疗企业、智能设备企业、互联网企业等,以满足平台建设、运营的技术需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以实现资源整合,创造价值协同。比如数据平台的建设可由相关企业先期投入,以获取一定期限的委托经营权,并通过向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或其他健康产业企业提供数据及分析服务来进行盈利;相关健康数据也可由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或者居家老人自愿提供,并以此换取平台数据的使用权;政府则主要承担运营监管的职能,并可以减轻自身的财政负担。

  探索制定医护人员优先落户配套政策

  民革上海市委认为,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14年底,本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首次突破400万,预计这个数字到2018年将突破500万,随着人口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人希望医疗护理贯穿养老始终的意愿将越来越强烈。而在本市推动医养护融合发展工作尤其是社区居家层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民革上海市委员会在昨天的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中表示,对于享受医保联网的护理院(站)或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医护服务均有严格的限价,使得这些机构难以留住优秀的医护人员,难以保证优质的上门居家服务。所以亟须建立符合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尽量减少政府对价格的管制,让市场导向来决定医护服务的价格收费。

  同时,对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可尝试采取激励补偿机制,根据实际工作绩效给予合理的经济补贴,充分调动健康看护者们的积极性;并建议全面落实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称评定机制。结合上海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实际,建议制定医护人员优先落户配套政策,对于专业能力突出、服务对象反应良好、职称评定优秀的医护人员给予落户政策上的优惠。在待遇提升的同时给予全方位的落户保障,让医护队伍更加巩固,为上海的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